蛇毒的作用_蛇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蛇毒 的主要成分内有氰化物吗
蛇毒的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质,不是氰化物。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蛇毒有什么用处?
蛇毒的八大用处:1、治癌和抗癌,抗肿瘤;2、止血和抗凝血;3、介毒药物和镇痛剂;4、制备抗蛇毒血清;5、科学研究;6、降血压,降纤,溶血栓;7、治疗血淤性头通;8、神经生长因子的应用。
眼镜蛇毒液的用途
可用于防治肾性高血压及长时间压迫肾动脉所致的血压升高。
眼镜蛇,又名膨颈蛇,是眼镜蛇科中的一些蛇类的总称,具有混合性毒素,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
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颈部,该部位肋骨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眼镜蛇的蛇肉可食用,又可入药。有祛风、活血、通经络、强筋骨的功效。
中毒症状
早期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晕眩,呕吐继而逐渐出现呼吸肌麻痹。
毒蛋白-Cobrotoxin作用于运动神经支配的横纹肌,使其痉挛而麻痹,与箭毒素作用相同。
同时具有心脏毒素(Cardiotoxin)为细胞毒性,动物实验上可以使平滑肌及心肌停止收缩,使血压下降,也会破坏局部组织引起细胞坏死及局部红肿痛,另富含磷酯酵素A可分解磷酯质,而引起间接溶血作用。
医治办法
眼镜蛇咬伤的一般医治办法为使用抗蛇毒血清,并可能需要做人工辅助通气(例如气管插管术)直到毒液降解,病人可以自主呼吸。
如医治无效病人多于咬伤之后6-12小时死亡。死因多为呼吸麻痹(例如膈肌麻痹)而窒息。
蛇毒是怎样进行生化反应而毒死人的?
蛇毒
开放分类: 生物、医学、蛇
毒蛇产生的用于致猎物于死地的巨毒物质,它并非生存逼迫它们产生的,而是大自然神秘莫测地在它们身上调制而成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型毒液,其中神经性毒液主要由一种非洲树眼镜蛇分泌,溶血型毒素主要由蝰蛇(蝮蛇)和响尾蛇产生,溶血型毒液比神经性毒液更加有效,对诸如鼠类地猎物,它几乎立即会起作用。
蛇毒的种类
1,血液循环毒素。如蝰蛇、腹蛇、竹叶青、五步蛇等。它造成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常发生皮肤坏死,淋巴结肿大。经6-8小时可扩散到头部、颈部、四肢和腰背部。病犬战栗,体温升高,心动加快,呼吸困难,不能站立。鼻出血,尿血,抽搐。如果咬伤后4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则最后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2,神经毒素。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等蛇分泌的毒素。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但是伤后数小时内出现剧的全身症状,病人兴奋不安,痛苦呻吟,全身肌肉颤抖,吐白沫,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最后卧地不起,全身抽搐,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另外,现在已经有科学家在研究这种神经毒素可以用来治疗某些寄生在人体神经系统的病毒,例如狂犬病毒。
3,混合毒素。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的蛇毒属于混合毒素。局部伤口红肿,发热,有痛感,可能出现坏死。毒素被吸收后,全身症状严重而复杂,既有神经症状,又有血循毒素造成的损害,最后,犬死于窒息或心动力衰竭。
一个新的遗传分析表明,毒蛇为了制造蛇毒,使用了比较普通的蛋白质,并把它们转化成了致命的杀手。
毒蛇在进化史上出现于6千万到8千万年前,而从那以后,它们获得了超过24种以上的有毒蛋白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Bryan Fry发现了它们是如何获得了蛇毒。他的分析是基于一个概念,即当基因组的一个基因加倍复制之后,生物就能进化出新的蛋白质:一份基因保持原有功能,而另一个变异成了一个新的基因——在这个例子里,变成了毒素基因。
通过比较蛇毒基因序列和其他已知的序列,Fry在3/4的情况中就能推断出哪个基因被复制了。他发现不同的毒素来自不同器官中扮演不同角色的蛋白质——从大脑到味觉器官。例如,乙酰胆碱酯酶家族的蛋白质是一种用于控制肌肉的普通神经递质,但是以蛇毒形式存在的类似蛋白质却引起麻痹和呼吸困难;类似地,激肽释放酶调整血压,但是它的有毒形式会导致血压的致命下降。"它们采取了一种优雅的邪恶策略,"Fry说。
Fry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本月的<<基因组研究>>杂志上。这个发现也表明蛇的毒腺不一定是从胰腺进化来的——长久以来科学家曾这样假定。没有任何一个蛇毒前体基因和在胰腺中表达的基因相关。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Elazar Kochva说,这项研究对这个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显示了"经济的进化可以是怎样的。"但是Kochva相信,毒腺本身的起源仍然有争议,而他认为仍然有可能找到胰腺酶和一些蛇毒蛋白之间的关系